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税收宣传地税文化理论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构建国地税联合评估机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信息来源: 市局三分局
字 体:【
访问次数: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信息的筛选和运用已刻不容缓,大数据思维模式将推动税收管理方式转型。由于国、地税信息利用还不够全面和完整,国地税之间的征管“漏洞”还普遍存在。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的必经环节,是税务机关风险管理与信息管税的支柱。发挥数据大集中优势,利用数据分析与纳税评估工作的有机结合,实行联合评估,可以极大提高国地税评估的效率和效果,精确实施税收风险监控,大幅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一、大数据思维下构建国地税联合评估机制的意义

  ()符合信息管税的要求

  总局王军局长指出,要积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统筹抓好信息化建设与征管改革,逐步实现税务组织体系扁平化。利用数据分析查找疑点数据,为基层税务部门提供纳税人异常情况,将大大提高纳税评估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借助大数据平台,国地税联合开展纳税评估,可以促进国地税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加快信息共享的步伐,联合纳税评估“一次进户、统一评估、各自处理”、“统一取证、分工负责”等模式,将实现国地税涉税信息的高度共享,推进征管改革步伐,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优化纳税服务的需要

  各级税务机关在将纳税人作为管理对象,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又要将他们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总局已推出取消进户项目等措施,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减轻税收工作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可以提高评估的针对性,以此开展联合纳税评估,统一进户检查,互通结果,彻底解决多次入户、重复评估问题,提升评估效率,减轻纳税人纳税成本。同时国地税联合开展大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涉税风险提示,帮助纳税人更有效的建立涉税风险内控制度,有利于降低纳税人的涉税风险,减轻纳税人的负担,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升征管和服务质效。

  ()贯彻依法治税的内在要求

  分税制的背景下,基层税务机关在纳税评估方面各自为阵,面临信息难共享、人少事多、评估力量薄弱等困难,也造成了部分纳税人有“漏洞”可寻的尴尬局面。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国地税联合纳税评估,很多问题将得到解决,如涉税信息的共享、风险应对疑点、发票真伪的互通查询、企业所得税的多头管理等。国地税联合纳税评估,利用国地税信息数据进行风险管理,实现对企业全方位、一站式评估,有利于提升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大力提升纳税评估的绩效,节省征税成本,堵塞征管漏洞,同时国地税联合纳税评估对偷逃税行为能够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税法遵从度,营造诚信纳税的社会氛围。

  ()提高征管效能的重要手段

  一是提升税源管理质效。国地税联合纳税评估,将集中国地税涉税信息,协同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年度合作计划, 制订业务统一的联合纳税评估工作规范,构建全面的税收完善风险识别模型,全面规划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税务约谈、实地核查等纳税评估各个环节中的业务,提升风险识别的效率,提升风险评估的质效。

  二是降低执法风险。对于国地税共管的企业,由于受评估人员和评估目的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企业成本、费用项目的定性会产生不一致的结果,无论企业向国税或地税进行行政复议,最后的结果均会产生矛盾,执法风险较大。实现国地税联合评估,国地税协商后统一评估测算方法、测算口径、统一评估产量、所得税的征收方式等关键评估环节的处理方法,有利于统一执法力度,降低执法风险。

  三是促进地方税收征管。“营改增”后,地税“以票控税”等方法难以发挥作用,借助大数据平台,开展国地税联合评估,互通风险评估疑点,开展国税评估时也评估地税欠税情况,借助国税的增值税发票管控促进地方税收的征管。

  二、国地税联合评估的现状

  ()政策出台提供机制保障

  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意见》指出,鼓励国地税在共管户纳税评估、重点税源分析等多方面的合作。国地税可以根据征管范围和税种关联性,积极探索国、地税征收业务互相委托、代办转办等,努力形成税源管理的合力。国、地税应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换制度,不断拓展信息交换的内容和形式,明确信息交换的方式和时限,提高信息交换的质量,为深化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涉税信息数据库平台初见规模

  目前国地税已实现风险管理、数据管税,并建立了相应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双发合作开展数据共享,为实现联合纳税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基础。同时,金税三期工程将统一国地税信息操作平台,统一国地税业务操作和执法标准,为国地税两个系统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纳税人信息资料、财务信息、惩处信息,外部收集信息等资料的全面共享,从而实时掌握税收工作各方面信息,精确实施税收风险监控,大幅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各地国地税联合评估成功案例涌现

  北京市国地税针对共同管辖的住宿业中的星级宾馆饭店联合实施纳税评估,评估中坚持实施进程同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举证资料一证两用,探索了国地税局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双方协调配合机制,提高了评估工作效能,拓宽了评估思路。江西宜春经开区国地税针对共管户涉及面广、征管难度大等特点,合建纳税评估平台,联合进行纳税评估,通过共同信息数据采集、实施纳税评估、疑点核实、评估结果处理和评估总结五个环节,提升了评估效率。湖北省枝江市国地税采取“通、享、联、协”的方式,联合筛选指标异常纳税人,共同开展案头审核、召开约谈会,同步下达相应文书,进一步将国地税协作机制引向深入。

  三、运用大数据平台构建国地税联合评估机制的构想

  ()建立“无障碍”评估交流机制

  总局税务评估规程仅对加强国地税合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如何进行国、地税联合评估没有明确规定,不便于两部门实际操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地税联合纳税评估的规划,推进出台国地税联合评估的指导性文件,详细规定各级在联合纳税评估工作中的职责,规范有关业务要求,建立完善双方互动合作机制;二是及时沟通交流。国地税各自开展纳税评估时,发现涉及对方业务的重大税收违法线索的情况,要及时通报对方或商请对方介入,实行联合检查,进一步拓展双方纳税评估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征管效能。

  ()完善涉税信息数据库平台

  大数据思维模式下的纳税评估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涉税信息数据库平台。一是加快信息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共享信息指标体系,修正户头不对应、区域不对应、指标不对应、编码不对应等缺陷,实现国地税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定额、风险应对以及税务稽查等数据信息实时查询,通过数据聚合,解决当前国地税信息共享依赖数据后期加工带来的滞后性问题,为联合纳税评估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现有条件下,明确信息交换的职责、平台、格式、内容、频率等要求。优化大集中系统对评估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对获取的大量数据资料,各自根据风险应对工作需求,开展数据清洗整备、加工运算、逻辑分析,生成疑点问题;三是建立联合数据分析处理机制。在征管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建立联合数据分析处理机制。在市及县区级建立固定、通畅、规范的信息交换渠道, 利用国地税双方征管、评估数据库,完善风险识别模型,开展模型创建合作,逐步建立统一的风险分析识别体系,提升风险识别有效性,提高国地税合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征管合力。

  (三)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按照总局《纳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3.0版)》,积极与国税部门合作,从纳税评估对象选定、制定评估预案、案头分析、评估约谈、实地核查、评定处理、税款入库以及评估后续管理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联合评估工作流程》,抓住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数据的采集、评估指标的计算、评估差异的处理等关键环节,共同制定评估方案,按照“统一进户、联合评估、各自处理、交流结论”的原则,统一评估时间、期限、步骤和程序,将联合评估做深、做细、做扎实。

  (四)加强联合评估成果的应用

  1、建立联合纳税评估风险模型。根据联合评估案例,按照行业分类,利用评估过程获得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数据、财务数据、纳税申报数据等,找出纳税人涉税风险的共同点,认真分析原因,建立税收风险管理指标数据库,联合国地税评估部门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做到联合评估成果增值。

  2、完善联合评估方案。对联合评估成果进行分析,国地税双方依照各自所辖税种的关联,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进行相互印证,各司其职,强化协作,不断完善联合评估方案,增强评估工作的有序性,建立长效机制。

  3、延伸联合国地税专项税务检查。在联合纳税评估的基础上,联合研究重大税收违法案中的法律适用、定性和处罚等问题,协调和部署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专项检查,增强评估的针对性。(朱永群 朱雯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